nb-k8体育


利尔达携“物联网教学系统”出席2011年ti中国教育者年会
来源:利尔达科技 作者:利尔达 日期:2011-11-07 浏览量:1529

  2011年11月1日-4日“2011 ti中国教育者年会”在古城西安召开。

  2011年是ti大学计划在中国开展的第十五个年头。本次年会共有来自中国180余所高校的200余位电子工程学科带头人与教学负责人出席,集体回顾了ti与中国大学十多年来的合作历程,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教授均做了主题报告,分享了与ti多年来在产学研结合以及电子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成果。


  在主题报告中,多名资深教授提到,“ti大学计划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其在模拟和低功耗mcu的性能,绿色环保it与大学展开合作,其中与利尔达公司协作的msp430实验室更是将mcu应用层的实践技术与大学教学融合,为mcu在中国不同层次的推进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ti大学计划在不断巩固和拓展其dsp,满足了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


  利尔达公司本次参展的“物联网科研教学实验系统”受到了众多院校的青睐。宁波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王晓东在现场为多名大学院系负责人“秀”了该系统的感受,王院长说:“该系统集成了多种传感器模块及多种无线组网方式,可组合成多种物联网架构,面向高校及大专院校的专业教学及创新和竞赛,提供了许多实验例程,便于学生熟悉和掌握物联网的构成及实际应用。该系统在本次会上引起了ti美国总部高层的关注。

图1 德州仪器公司高层参观利尔达物联网教学实验系统

图2  利尔达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引起众多高校教师兴趣


  武汉大学派出2名研究生参展自己动手的“msp430实验平台”,当他们看到利尔达物联网科研教学实验系统时找到了自己产品的差距与不足,如无线通讯、传感器、虚拟演示终端等的高度模块化、体积小、自由组合、扩展性、多接口的引出方便在该平台上进行基本硬件调试和学习,尤其支持远程访问、实现gprs网络、internet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网融合与配套的35个物联网综合教学实验案例更是他们作为研究生所渴望的。他们表示研究生毕业后希望利尔达公司能提供机会。


  2011年ti中国教育者年会召开之前,利尔达公司通过旗下icbuy亿芯网开展“免费申请物联网教材、msp430仿真器uif、2g u盘等活动”得到了各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年会现场收到110余名师生的登记表包括协助共建物联网实验室、合建实训中心等不同层次的需求。会议结束时,网上每天依然有多项申请与订单——

icbuy亿芯网参展2011年ti中国教育年会免费申请礼品页面


  ti中国大学计划开展十五年来,从建立技术中心、成立联合实验室、举办创新设计大赛、组织教师培训、设立创新基金及助学金、开发教材和课程以及支持科研等方面支持中国教育发展以及电子产业人才培养与创新。


  ti中国大学计划十五年来主要成就包括:

  1、在中国250多所大学中建立了490个mcu、 analog、dsp/mpu 实验室,4个技术中心;

  2、向中国高校累计捐赠的开发工具和软件包价值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

  3、每年有40000多名学生得到了mcu、analog和dsp培训;

  4、已发表1000多篇论文并开发了800多个算法;

  5、出版了207 种dsp中文教科书、80多种单片机教材和10多种模拟技术中文教材;

  6、举办了420余场dsp、mcu和模拟技术研讨会, 培训了1万余名工程师;

  7、累计在中国高校投入免费样片500余万片,价值人民币8千万元以上;向高校投入的助学金、奖学金和创新基金等达千万元。

  在谈到ti中国大学计划十五年的投入时,与会教授认为:ti在人才培养上投入的资源和专业高效的工作,称得上是一流的,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折射出ti长远的战略思考。


  ti全球副总裁林坤山博士表示,“15年来ti把最前沿科技带到学校,结合了师生的智慧,为中国电子产业奠定了成功的基础。未来的十五年,ti会以创新为目标,以嵌入式处理加模拟技术,以理论加实践为基础,为中国产业升级做出贡献。”


  上个月,ti与中国教育部签署了新一轮的十年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ti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将全面参与教育部主持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中国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其中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据悉ti是第一家与教育部合作,推动该“改革工程”的企业。下一步ti将在10所高校中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全面配合教育部推行的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派遣高级技术人员支持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和实验设计,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开展创新合作项目,促进高校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以及提供实习机会等手段,进一步助力中国电子工程专业人才的培育。

网站地图